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行业动态 » 旅游主题形象定位6个策略

快捷阅读

旅游主题形象定位6个策略

旅游主题形象及广告用语的设计必须遵循定位原则,客观、准确、全面地表现出旅游资源的性质特征,既要考虑资源导向,又要考虑市场导向,从游客需求出发,向游客传递一种信息,即:通过到旅游目的地旅游,游客将获得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体验。

详细阅读

旅游主题形象及广告用语的设计必须遵循定位原则,客观、准确、全面地表现出旅游资源的性质特征,既要考虑资源导向,又要考虑市场导向,从游客需求出发,向游客传递一种信息,即:通过到旅游目的地旅游,游客将获得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体验。

 

一、依托设计法是依托效应来塑造旅游主题形象的方法。名人、名句、著名事物、权威评价等本身就有较好的传播深度和可信度,稍加改进或直接“拿来主义”,即可收到很好的形象宣传效果。

1、名人效应旅游实践中依托名人效应设计的主题形象很多。例如:印度——探索圣雄甘地的生平;曲阜——孔子故里,东方圣城;诸暨——西施故里,美丽诸暨;富阳——富春山水,孙权故里;莆田——妈祖故乡,福建莆田。天津盘山的“早知有盘山,何必下江南”的形象设计借助了乾隆皇帝的威名,乾隆第一次巡幸盘山就发出了如此的感叹。临沂马髻山成功借用岳飞风波亭遇害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,天马行空,魂归马髻山的民间传说,将“马髻山”更名为天马岛,从而使天马岛旅游一发而不可收。

2、文化效应古往今来流传的名句很多,有古诗,有名言,有民谚俚语,例如: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、“新疆是个好地方”是广为流传的名句;安徽天柱山的“天柱一峰擎日月,洞门千仞锁云雷”直接套用了白居易的诗句;八达岭长城则套用了毛泽东的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诗句;“烟花水都,诗画扬州”借用的是孟浩然的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;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则是孔子的名言。好莱坞电影《阿凡达》轰动全球后,张家界借此推出“阿凡达的故乡,神仙居住的乐园”主题形象,好莱坞电影《阿凡达》借用了张家界的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,张家界却由此拓宽了自己的想象,正所谓“出于此,还于此,升于此”。河南登封市利用少林寺的名气,定位为“中国少林武术之乡”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本身就发端于《清明上河图》这幅名画。在景观上依照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按1:1比例建设,在表演、体验、服务等方面,都有明显的“宋文化”的痕迹,以此立体地构筑了清园完整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形象,确立了“一朝步入画卷,一日梦回千年”的形象理念,使得理念、视觉、行为得到完美统一。

3、权威效应一些权威机构的权威评价对旅游主体的宣传效果是巨大的,一些景区形象直接由此设计,简单易行,立竿见影。例如:联合国最佳人居奖“烟台–最佳人居城市”;公众评选的“最具幸福感的城市——杭州”;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“西递宏村——世界遗产,世外桃源”。

旅游主题形象定位6个策略

 

二、逆向法个别景区不具备唯一性,第一、第二没得争,效应也没得依托,干脆采用逆向法,反其道而行之,负负得正,目的就是出名。逆向法是从心理上突破常规,打破消费者一般思维模式,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来塑造旅游形象,同时搭建一个新的易于为旅游者接受的心理形象平台。逆向法运用在旅游领域,就是避开与强有力竞争者直接对抗,设计和提供该旅游市场上目前没有的特色旅游产品。它所强调和宣传的定位对象一般是消费者心中第一形象的对立面,正所谓剑走偏锋,歪打正着。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在被其他旅游景区遗忘的市场角落,迅速站稳脚跟,于夹缝中求生存,并能在旅游者心目中较快树立良好的形象。例如:河南林虑山风景区以“暑天山上看冰堆,冬天峡谷观桃花”的奇特景观征服市场;宁夏镇北堡影视城推出的主题定位就是避开繁华,“出售荒凉”;加拿大的广告用语是“越往北,越使你感到温暖”。

旅游主题形象定位6个策略

 

三、文饰法文饰法就是采用游客取向性定位原则,用文化渲染烘托主题形象,即通过挖掘资源特色,赋以文化主题,形成文化品牌,目的是使产品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新的位置,形成一个新的概念,甚至造成一种新的思维定势,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,使其产生旅游欲望。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品牌的品味,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更加独具特色。例如:衡山的寿文化、黄帝故里的根文化、武当山的太极文化。湖北荆州的“楚国古都,三国名城”主打三国文化;江西鹰潭的“华夏道都”主打道教文化;“龙在中国,根在西安”强调的是华夏文化发源地;“丝绸之路起点——西安”反映的是丝绸之路文化。少林寺的形象设计在国外造成了少林武术就等于中国功夫的错觉,基本将武术文化和少林等同了,进而形成了中国功夫的概念,其轰动效应无可比拟。

四、悬念法不少旅游区为吸引游客,故意设定悬念性的形象,作为广告噱头增加了神秘感。例如:海南五指山——不登五指山,不算到海南;济南灵岩寺直接借用古语“登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也”;澳大利亚——最真一面,在澳大利亚见;葡萄牙——如今人们都想去葡萄牙,你知道为什么吗?日本人干脆直接说“发现日本”。这一形象设计方法不能滥用,否则会弄巧成绌。比较典型的是庐山的形象设计:山顶景区称“不到三叠泉,不算庐山客”;山南的秀峰景区称“庐山之美在山南,山南之美数秀峰”;太乙景区打出“登庐山不到太乙村,只算半个游山人”;石门涧则称“不到石门涧,难识庐山面”,凡此种种,借用的当然是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这一名句,但是这些相互矛盾的旅游宣传口号往往使游客不知所措、无所适从。

 

旅游主题形象定位6个策略


五、释义法有些景区名称带有特定的意义,往往可以通过释义法诠释某种理念,概括特定形象,这正注解了景区名称。例如:“黄山——黄帝之山”,既从字义延展开来,又契合了轩辕文化发源地以及皇帝在黄山布道之说;福州——福山福水福州游,则昭示了求福的文化特性。类似的还有:中国五千年“德”文化发祥地——德山;景德镇——景象万千,德广无垠,镇动世界;张家界——境界张家界,止于神奇;高邮市——天下第一邮(游)。


六、谐趣法有些景区在诠释其自身涵义之外,为增加传播力,借用谐音进一步突出景区的主题形象。例如:山西——晋善晋美,既借助了“尽”的谐音,又突出了大善大美之意。再如:四川广元——广结良缘;钦州—亲亲钦州,亲和之都;抚平困顿之旅——河北阜平。

注:本文系马牧青原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