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行业动态 » 文旅业的上半年:复苏是起点 高质量发展是方向

快捷阅读

文旅业的上半年:复苏是起点 高质量发展是方向

回暖:供需共振,重构文旅繁荣新起点  文旅市场活力显现。 以部分省市2019年、2020年“五一”及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总数及旅游总收入计算恢复率可知,我国文化和旅游市场逐步复苏,且旅游收入恢复率提升较为明显。总体而言,旅游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趋势。

详细阅读

回暖:供需共振,重构文旅繁荣新起点

 

文旅市场活力显现。以部分省市2019年、2020年“五一”及端午假期接待游客总数及旅游总收入计算恢复率可知,我国文化和旅游市场逐步复苏,且旅游收入恢复率提升较为明显。总体而言,旅游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趋势。

文旅消费心理稳步恢复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,居民的文旅消费心理正稳步恢复。“五一”假期周边游需求集中爆发,近六成游客选择在本市进行消费,本地游和周边游率先复苏、中远程市场回温态势明显。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,我国铁路运输及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在2020年2月经历断崖式下降后稳步回升,与2019年相比差距逐渐缩小。

文旅消费需求品质化发展。受疫情影响,高品质、低密度、深体验的旅游市场率先恢复。调研发现,精品化旅游产品受到消费者高度青睐。

 

文旅业的上半年:复苏是起点 高质量发展是方向

 

趋势:青年群体崛起,释放消费新潜力

 

青年渐成消费新主力。今年上半年,文旅消费群体结构调整特征突出,其中“90后”“00后”作为疫后消费先锋的角色尤为鲜明。随着暑期到来,上半年积压的旅游需求将陆续释放。其中,学生群体成为避暑旅游的消费主力,今年暑期机票预订中,30岁以下占比近五成,成为占比最高的年龄群体。

“微度假”开启消费新方向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旅游消费“量入为出”的特点更加凸显,消费者逐渐倾向于追求“小而精”“小而美”的旅游消费。在出游方式上,近车程、短距离、高频次的“微度假”成为众多游客首选。此外,灵活可变的城市周边精品化旅游产品持续受到追捧。随着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力提升,农村居民文旅消费对于扩大内需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。城乡游客的流动将加快城乡融合消费网络的形成,文旅消费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互动,进一步催生城市内部的文创游、体育游等高品质旅游产品。

“深体验”创造消费新价值。伴随消费观念转变,越来越多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旅游体验,研学游、文化游、乡村体验游、乐园游等主题旅游受到市场青睐。同时,游客的脚步越来越多地从购物场所走向文博场馆,日益追求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个性化、特色化、品质化;交互式、沉浸式的旅游产品因为能够创造独特体验而受到热捧。尤其是越来越多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推出夜间旅游、文创活动等时尚化、亲民化文旅方式,也将开拓出更大的高品质消费空间。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下,观光度假、文化体验等相结合的旅游产品迅速增多并成为重要趋势。

“云旅游”打造消费新空间。借助科技手段,“云旅游”让远在天边、藏于幽深的美景、文物等为更多人共享。例如,各地党政及文旅干部化身网络直播主播,借助互联网平台,把当地特色旅游产品送入百姓家中,对短视频、直播平台的喜爱有望加快“云旅游”发展,并催生“旅游+土特产”“目的地特产+目的地文化”等消费市场。

 

文旅业的上半年:复苏是起点 高质量发展是方向

 

展望:文旅质量提升,增加美好生活新体验

 

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,消费的“压舱石”作用日益凸显。文化和旅游业在经历“五一”假期的短暂繁荣、端午假期的理性调整后,将进入打磨产品、积累优质内容的重要窗口期,应抓住契机、创新求变,以高质量的文旅供给激发更强烈、更可持续的消费需求。

确保充足、优质的文旅供给。

一是提供精细化的产品供给。针对性开发定制化、精细化旅游产品,更好适应出游结构变化。二是提升融合化的产品供给。通过“旅游+”,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结构,促进生态、研学、康养等新兴旅游产品开发,以满足消费群体广泛化、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市场特点。

三是加大创新性的产品供给。应用多种科技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旅游融合,如声光电技术助力体验式文化演艺、数字化建模技术助力沉浸式互动体验等,为游客提供更为新颖、独特、优质的旅游体验。

 

文旅业的上半年:复苏是起点 高质量发展是方向

 

塑造共享、智慧的旅游场景。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,传统景区的“边界”趋于模糊,无边界旅游成为趋势。

一是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生活场景。构建城市公园体系绿色空间,休闲街区游憩空间以及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乡镇综合文化站“三馆一站”文化空间,通过公共服务与文化旅游功能的叠加实现价值裂变。

二是加快“快进慢游”交通网络建设,让旅游公路本身成为旅游目的地,实现“来而能游、游而能乐、乐而能返”。

三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设,综合运用5G、人工智能技术等,构建旅游智慧应急信息共享体系,实现旅游安全管理防范前置;推动景区智能化建设,实现“闪入园”“云排队”,为无接触式旅游提供可能。

倡导文明、和谐的旅游方式。

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,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特色,为其他旅游参与者营造特色、绿色、共生的旅游环境;

二是完善生态旅游开发、建设、保障、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,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,强化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训,出台有关自然保护区设施设备、环境评价、容量控制等相关规定;

三是推广绿色旅游消费,倡导游客通过旅游亲近自然、学习自然、保护自然,在美好山水间留下文明友善的身影。